首页 / 珠宝时尚 / 瑰宝大赏 / 鉴赏

第四届丨2018年度毕业季设计创意大PK——众享珠宝平台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时间:2018-07-04 15:13:14 来源:中国珠宝行业网
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点击投票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的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哲学等门类。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

金若雨

指导老师:孙仲

作品名称:《竹玉若斯》

作品说明:

“玉德”是古人通过对美玉的主、客观感受,形而上学总结出的一般规律。把“德”赋予“玉”,将“德”物化,将玉“人格化”。

玉环上不做雕刻,也不做过度抛光,尽量使其达到一种平和圆润的状态,整体透露着一种雅致,也最大限度地体现玉质的温润感。竹叶也是达到一种极简的状态,金属质感的竹叶经过喷砂处理,达到一种哑光状态,和温润的玉质搭配,从而展现出含蓄、内敛的气质。

晏顺子

指导老师:卢筱

作品名称:《灵魂容器》

《怡鱼》

《坚守之鹿》

《盈蝶》

《眷鸟》

《流光孔雀》

《游蛇》

作品说明: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里奔逐,疏离与焦虑如影随形,新鲜感常有,归属感却不常存。灵魂容器这一组设计是将图腾信仰与宝石力量结合,共同为灵魂源源不断的注入精神力,以此让佩戴者在精神上能有所寄托。

常方圆

指导老师:徐可

作品名称:《共生-木生菌》

设计草图

作品说明:

以木生菌为主题,在仿生的同时表现出现代首饰的感觉。

选取了树皮纹理的浇铸银板作为底托,将“蘑菇”根据设计好的排列方式焊接在行面,或成簇,或排成线,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木生菌类的生长方式。

马晓悦

指导老师:孙仲鸣

作品名称:《未言》

思念——以思念感发生最强烈时的状态选作设计元素的来源。

愉悦——采用能把愉悦感藏起来的结构,同时保留能让人发现这份愉悦感的机会。心里明白而不点破才是偷乐的乐趣。

妒忌——“嫉妒是绿眼妖魔。”当这份妒意成为心中的妖魔,自己也将被囚禁在心灵的牢狱之中。

怨恨——对无法放下的怨恨中体验到的感受和对怨恨对象的恶意集结的结合,充满在怨恨影响下的恶趣味。

恐惧——多种恐惧感包围下,被锁链扣住颈部的人形就是生活在恐惧中时的形态。

孤独——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与外界隔绝或受到排斥所产生的孤伶苦闷感。

作品说明:

系列首饰以实际的情感体验为参考,通过首饰的语言,将部分情感体验中遇到的一些难以被表达或没能被表达出来的部分,以首饰的语言进行情感的诉说。

 

李翊萌

指导老师:杨钊

作品名称:《花花世界》《暴风雨前》《自转》

《花花世界》

作品说明:

钛箔很轻,颜色鲜丽。就像浮躁的社会一般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你需要沉淀自己的内心,抵抗住诱惑,坚持初心,方得始终。灵感来源为折纸艺术中的花球。

该系列选择钛箔片为制作材料。由于纸花球的特点不仅仅在于其复杂的结构,也在于其丰富的色彩和变化,而钛箔的颜色可由阳极处理而变化丰富,所以选择了钛箔。

钛箔硬度高,不容易折叠,因此如何将二维平面的钛箔片经过简单的折叠方式变成三维立体的形状,便是这一系列设计的难点。

《暴风雨前》

作品说明:

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然后再尝试挑战其真实性,才有可能深入了解它。打破对折纸和首饰的传统认知,并不是一味地用金属箔片这种材料按照折纸步骤一步一步地折叠出形状,而应该尝试去简化它,以最少的步骤达到最大的效果。

该系列选择用红铜箔片和白铜箔片作为设计材料,铜的着色方式可以做旧,做黑,有别于彩色,是另一种视觉效果和感受。

《自转》

作品说明:

该系列主要在于展现自我。将折纸艺术的特殊结构——角,作为设计元素。

选用铝箔片为设计的材料。铝箔片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着色,颜色丰富多样,且可喷砂也可做光面,有多种表现形式。铝箔很脆,折叠多次便会断裂,因此如何通过简单的折叠手法塑造立体造型是该设计的一大难点。

石苪宁

指导老师:李举子

作品名称:《枯山水》

《现实之地一》-《漂流》:漂流表现本系列首饰的开端,由圆形绿松石隐喻的一滴水从山间滴落,顺流而下流向一个未知的世界。运用平滑的涟纹表现水的流向,外形轮廓没有遵照大多数庭园的矩形而是用一种随机的曲线把其中一部分表现出来。

《现实之地二》-《五山》:五山表示水滴经过禅宗五山的景象,禅宗五山是枯山水中常被运用的元素,通过植被或者石组表示山丘。流过五山意味着水滴经过了禅宗的洗礼,游历过山川,看到过自然,是历经磨难的过程之一,也考验着水滴能否克服重重困难达到理想之地。

《现实之地三》-《大海》:大海表达水滴流向汹涌大海的过程,岛屿边的波涛携着水滴前进,在海浪的冲刷下考验着水滴的毅力和决心。这是水滴在现实之地中最大的考验同时也是一个谜题,在如此大的风暴中是否还能守住初心,需要佩戴者的想象。

《理想之地一》-《市松》:市松的灵感来源是重森三玲的庭院创作,用植被和石头的穿插表现了这种特殊的纹理。这种特殊的纹理看上去和曲线较多的砂纹有些区别,但经纬的交织和形式的多变另市松纹理成为枯山水中最特别的存在。

《理想之地二》-《旋涡》:在理想世界挑战时刻存在,在遇到旋涡时是坠下深渊还是奋力逃脱是对水滴的考验。本件也是此系列中唯一外形改变较大曲线较多的一件,对枯山水的砂纹改动较多为突出卷入旋涡的迷茫和慌乱,杂乱的线条围住圆形旋涡产生对比增强视觉效果。

《理想之地三》-《平静》:进入理想之地最终领悟真理在笔者理解中就是回归自己,找到自己的归宿,在水滴最后的旅程中也是如此,经历了在现实的,磨砺和理想中的考验后还能够保持自我,认清自己的样子才能真正到达无我境界。

作品说明:

枯山水系列为两个分系列组成,即《现实之地》与《理想之地》。体现禅宗世界中现实之地到理想之地的转变,将禅宗的自然观连成一线。表达了一滴水从山间滴落漂流过禅宗五山,流经大海进入理想之地后卷入漩涡最后初心不变回归平静并找到自我的过程。

张斯婧

指导老师:张荣红

作品名称:《游画》《气》

《游画》

作品说明:

灵感来源于传统的山水画。每件作品相互联系,每件作品为一个元素,运用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法安排每个元素之间的位置,最后拼到画框里就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将整体画面布局具体到每个局部的首饰个体,以山水画中的整体大型为基础,进行单独每件首饰的元素添加与形态具体化。

《气》

作品说明:

自然山水的审美特征之一就是它本身的自然气质,感觉毫无关系的自然物却有一种相辅相成,互相迎合之感。远看是“气”的连接,而近处观察发现有“本是同根生”的实在联系。

将自然山水的自然性表达于首饰设计中就要将“气”具体化。通过自然山水图片的视觉调查,发现“气”可代表自然物外形的相呼应,连贯的视觉感觉以及自然物的内在本质自然联系,转化到首饰设计中就会有具象的要求。

蔡仕祺

指导老师: 吴玉树  杨钊

作品名称:《胞变》

《胞变1》的细胞图案与首饰成品

《胞变2》的图案与首饰成品

《胞变1》《胞变2》中作者采用白胶湿毡的羊毛制作大面积的色彩基底,为了区分层次线性部分则由0.8mm的圆形银丝进行制作。最后将两部分材料用光敏树脂进行粘合,再进行弯曲造型。

《胞变3》的创作图案,结合了细胞随性的结构,作者尝试将这种图案作出一定的空间立体感。在制作羊毛部分的时候,利用金属丝支架的支撑,等待白胶风干后取下,则可以得到一个有立体起伏感的羊毛底片。同样利用光敏树脂将1mm方形丝和羊毛进行粘合得到成品。

《胞变4》的细胞图案与成品

《胞变5》的细胞图案与成品

《胞变4》《胞变5》的创作图案主要采取线性元素构成整个画面。作者尝试将其的丝状结构利用超轻黏土拉丝进行随机造型,再通过银框架作为底托支撑整个黏土造型,利用它本身的粘性包裹金属,使之相结合。

《胞变6》的细胞图案和成品

《胞变6》的创作图案主要是利用细胞点线的元素进行的再构成。作者运用之前材料试验所发现的超轻黏土结合纱布制作的球状造型结合0.8mm的圆形银丝,将图案中的点再聚合,表现一种聚与散,疏与密的对比。

司晓彤

指导老师:任开

作品名称:《自愈》

艺术与人的身心、精神相连,具有疗愈的价值,艺术治疗的发展取向面向更广大人群,并不只是有治疗倾向的才需要,我们都需要释放负面情绪,及时排解,使身心得到放松。

艺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治愈自己。

把艺术的治愈功能加入到首饰中,就诞生了《自愈》这一系列。

透明罩的部分用建模3D打印的做法来完成,3D打印好光敏树脂罩之后,打磨成磨砂状并做染色处理。内部结构用小块的夜光石和亚克力条为罩的边缘做光效处理。底座采用包镶的结构背面胸针作为佩戴方式,打磨底座之后完成整件作品。

 

 

Copyright @ 2006-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2024047581号-3

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珠宝行业网 版权所有

服务电话:010-5827 6201 / 6202

服务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6号环球贸易中心C座21-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