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宝行业 / 毕业季设计创意大PK

第六届毕业季设计创意大PK——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

时间:2020-07-20 13:53:21 来源:中国珠宝行业网
0

1.jpg

0.png

点击参与投票

第十三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

■作者:吴翠

■指导老师:李举子

■作品名称:《捕光者》

■设计说明:“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路边池塘里的一滴水就存在着一个微观宇宙,其中一些形态奇特、静止透明的微生物让观察者忍不住停驻、放大和对焦,硅藻是一种有着强捕光能力和快速光适应能力的光合自养型单细胞藻类,其形态多样,透明的胶被包裹着硅质外壳和黄绿色的色素体,自在浮游于水中,源源不断地给地球输送氧气。首饰作品选取了两种硅藻的基本形态,运用不同色彩、材质进行意象化表达,最后呈现出硅藻在不同生命周期(生长、繁殖和衰亡)中的生命意象。

1.jpg

■作者:谢雅亿

■指导老师:戴翔

■设计说明:该系列首饰设计以传统的棕榈编织艺术为灵感来源,传统手工艺与具有现代科技感的3D打印结构碰撞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该系列首饰设计以传统的棕榈编织艺术为灵感来源,传统手工艺与具有现代科技感的3D打印结构碰撞出独特的艺术效果。首饰在背面使用磁铁作为佩戴结构,比传统的胸针结构更为简洁、便利,佩戴时仿佛在田野间的昆虫偶然歇脚于佩戴者的指尖和肩头之上。

■作品名称:《蟌》

2.jpg

■作品名称:《蚂蚱》

3.jpg

■作品名称:《蛾》

4.jpg

■作者:邱钰

■指导老师:汪晓玥

■作品名称:《Healthy jewelry》

■设计说明:通过一系列与医疗相结合的首饰去展望未来首饰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去寻找审美和功能性之间的平衡点。医疗健康与首饰的结合会是一个具有前景的发展方向,在未来,可佩戴医疗设备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时,通过这一系列与医疗相结合的作品也可以呼吁人们重视健康。

5.jpg

■作者:余岚馨

■指导老师:汪晓玥

■作品名称:《红色幽灵》

■设计说明:广袤的海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赤潮就像蓝色大海的“红灯”,打破了这种平衡。海藻的益处不计其数,但物极必反,如过剩的海藻会带来触目惊心的反效果。希望这些作品能引起人们对海洋生态问题的重视,对自然规律的尊敬;进一步突破传统首饰设计的思维壁垒,从生物学科中获取新的灵感来源,让生命体自身成为设计语言,在保持首饰艺术个性的同时拓展其外沿。

6.jpg

7.jpg

8.jpg

■作者:薛雨柯

■指导老师:张荣红

■作品名称:《山·海》

■设计说明:中国五千年文化流传下来的纯粹伟大的精神品质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消磨殆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反而变得越来越孤独。沉淀自我,从《山海经》神话人物中慢慢找回奔跑途中遗失的传承,接受科技社会,也保持本真,是作品想传达的想法,也是神话在现代及未来社会存在的必要性。纵使走遍山海、历尽人生,仍留心底一隅静土。

9.jpg

10.jpg

■作者:李煜欣

■指导老师:李举子

■作品名称:《花,花?》

■设计说明:作品灵感来自于彩锦绣“近看为花,远看亦是花”的特点,正值春天,无论是街上,公园花卉无处不在。作品根据花卉中提取其形态特征的元素,结合彩锦绣特征与技法,将彩锦绣的简易针法的装饰感融入首饰之中,尝试彩锦绣在首饰中的可能性。

11.jpg

12.jpg

■作者:杨笑彤

■指导老师:卢筱

■作品名称:《关系1》

■设计说明:作品展示的是人际关系受到影响产生吸引,平衡,分歧等变化的过程。依据关系类别划分系列,《关系1》是朋友之间,闪光点的吸引到消失带来的关系变化。

13.jpg

■作品名称:《关系2》

■设计说明:《关系2》是血缘亲情受到影响时强烈的变化特征。系列作品意为揭示客观存在的关系规律,自我反省以及启示观者。

14.jpg

■作者:张怡枫

■指导老师:任开

■作品名称:《Together We Fight Virus》

■设计说明:通过提高物品价值的方式体现这些医疗卫生器具在疫情中起到的无可替代的作用,让观众从材料的对比体会首饰是这些普通的器具在医护和社会工作者的手中抵抗病毒、延续生命,同时暗示了医学从业者这种职业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所产生的巨大力量,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社会工作者等普通人在疫情中珍贵的付出和牺牲,达到用首饰的语言叙述疫情当中的唯美主义、肯定和歌颂当代“逆行者”价值的目的。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6.jpg

■作者:叶嘉慧

■指导老师:杨钊

■作品名称:《田鱼》

■作品说明:清光绪《青田县志》中有“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于稻田及圩池养之”的记载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鱼稻共生,鱼粮共存。

18.jpg

12.jpg

13.jpg

■作品名称:《梯田》

■作品说明:享受山间美景,穿梭在田埂上的感觉非比城市里的马路牙子,满眼的绿色也让心静了下来。晨时云雾缭绕,在山上云运动的速度很快,好像是用延时摄影拍出的画面,这样的云穿插在梯田中间,让人有种住在仙境的错觉。

11.jpg

12.jpg

13.jpg

■作品名称:《代代相传的麦饼》

■作品说明:永嘉麦饼是一种主食,具有形体大、饼皮厚、馅料丰富、经多次煎烤的特点。广受温州人的喜欢。永嘉麦饼已经有1000余年的历史,源出于花坦村,由花坦村朱氏先人所创,唐朝时在迁居花坛村时,为方便吃饭,以麦粉包裹咸菜和鲜肉煎烤而成,因味道鲜美受到欢迎。至今,在各地的温州人,思念家乡的时候,就想起家乡的麦饼。

0.jpg

2.jpg

13.jpg

■作者:吴金津

■指导老师:闫政旭

■作品名称:《Sunlight in cracks》

■设计说明:

设计灵感来源于岩石缝中生长的生命,这些逆境而生的生命如同钻石般珍贵,通过自然现象来比拟人生态度,希望能够通过作品创作使人们能换个角度思考残缺,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残缺。

金缮是使人们在残缺中欣赏到另一番风景的艺术,由最单一的金缮工艺转变成具有哲学意味的艺术,通过这门饱含哲理的工艺使人们得到内心的治愈。万物皆有裂痕,物体破裂时形成的独特裂痕就像是伤口,在身上留下了不同的印记。只有正视生命的残缺,生命才得以升华,真正的生活开始于接受自己的破碎和不完美,将“伤痕”视为“味道”,当不再追求完美,学会欣赏缺憾之美时,我们的审美、心态才得以升华。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2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作者:吴迪

■指导老师:卢筱

■作品名称:《陶索纹》

■设计说明:《尔雅.释言》:“陶,绞也”,“纠绞绳索”。陶索纹似麻绳缠绕让视觉上呈眩晕感。而曾侯乙出于玉纹样中将其用于眼部轮廓的装饰,如同眼睛给观赏者凝视的效果,将眼睛状的陶索纹装饰在花丝首饰中,如同古人的目光窥视着现在。

22.jpg

23.jpg

24.jpg

■作品名称:《谷纹》

■设计说明:谷纹形式谷物发芽叶的姿态,它象征着万物苏醒,在器物上装饰谷纹表达着对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丰收的盼望。一个个谷纹汇聚起来层层叠叠,表现着对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浓缩的容器造型表达的美好事物的憧憬。

25.jpg

26.jpg

■作者:沈逸婷

■指导老师:徐可

■作品名称:《漫游者》

■设计说明:“漫游者“系列创作灵感来自动物纪录片《The wonderful wold of baby animals》中刚出生没有视觉和听觉但仍然对世界充满好奇四处探索的一只仓鼠。漫游者系列的设计初衷是探索并展示漆艺首饰之美,同时提醒自我对于新事物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27.jpg

28.jpg

■作者:任帆

■指导老师:徐可

■作品名称:《浪花》

■设计说明:现代人身处繁忙的都市,每天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许多人在潜意识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放松,童趣是我们儿时的一种美好状态,在现代已经演变成一种风格模式被广泛应用。在首饰中也一样,首饰代表了我们的生活态度,趣味化、可爱化的首饰让我们在佩戴的同时还感受着童话般的乐趣。

29.jpg

30.jpg

■作者:陆彦妃

■指导老师:孙仲鸣

■作品名称:《增殖》

■设计说明:梦幻是潜藏在脑海深处的意识,当人们入睡,那些埋在心底里的希望和担忧就会出来游荡,我们称之为“梦”,当“梦”只是个存在于脑海中的记忆时,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或者奇怪的梦;当“梦”被别的方式记录下来,或是画成画,或是做成雕塑,它会被形容为梦幻。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作品名称:《飘》

■设计说明:作品的设计概念是童年想象与梦境,是关于误吞果实引发的一个奇妙的误会。有人说果核进了小孩子的肚子里会在里面生根发芽,一直不停地生长,最后枝芽会从脑袋“破土而出”。

11.jpg

12.jpg

13.jpg

■作品名称:《初生》

■设计说明:作者将自己童年的一个梦境记录下来,并以此为设计灵感,创作了“植物人”套系首饰。这既是一个梦幻的想象,也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思考与畅想,当有一天植物和人成为了共生的关系,植物寄生在人体之上,人体通过形态各异的植物来展现、表达自己,这种可能性令人充满想象。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作者:曾祥斌

■指导老师:李正

■作品名称:《记——忆》

■设计说明:作品通过互动的形式,将人、首饰和铜像三者联系起来,佩戴者将铜像的代表特定历史事件和历史意义的部分拆分出来,通过拆分铜像而佩戴首饰这一过程重现铜像遭受“掠夺”,而形成一种“分离四散”的局面。间接性的引发佩戴者对于首饰、铜像以及历史事件和国家命运的思考。

37.jpg

2.png

3.jpg

Copyright @ 2006-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2024047581号-3

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珠宝行业网 版权所有

服务电话:010-5827 6201 / 6202

服务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6号环球贸易中心C座21-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