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宝行业 / 毕业季设计创意大PK

第六届毕业季设计创意大PK——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

时间:2020-07-23 14:03:36 来源:中国珠宝行业网
0

1.jpg

0.png

点击参与投票

第十三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

■作者:刘可鑫

■指导老师:卢筱

■作品名称:《出没》系列

■设计说明:这个系列展现的是一组生动活泼的小神兽。灵感源于故宫御猫与脊兽的互动的趣味。我给脊兽们增加里一个小伙伴—御猫。表达的是脊兽守护,庇佑的特性,一改神兽距离人们遥远的特点,与调皮的御猫一起,脊兽仿佛有了可爱,活泼的特点,时而一本正经十分威严,时而出没在你身旁,默默守护。整体观察感受脊兽排成一列的秩序美感,将其与服装规矩排列的纽扣相联系,更突出脊兽的秩序美。将传统的子母扣的结构改良设计成自由活动的扣子和胸针共用的首饰。这个系列做了适当的主题性包装,为了更增添亲切感我将神兽与日常生活中的“煮蛋”联系,把煮蛋作为这一系列的包装,更有趣味。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作品名称:《走来的脊兽》系列

■设计说明:这个系列抓住脊兽讲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将昼夜中脊兽的剪影轮廓和故宫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包括阳光下脊兽投影在宫墙上的影子,夜幕下天边脊兽默默守护的身影,通过影子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拉近我们与文物的距离。选择脊兽的轮廓形象,用故宫红,夜幕的黑,和琉璃的黄共同展现。同时强调文创首饰的文化性,将十只脊兽做搭配组合:龙和凤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搭配,狮子和狻猊因相近的形貌将它们搭配,天马海马以相似的外形,相同的寓意相联系,斗牛和狎鱼都是混合吉祥物,有祈雨,行云,风调雨顺的期盼,獬豸和行什都有打破阴谋,斩除邪恶,主持公道。通过搭配组合能够加深观者对各脊兽的解读和印象。因为这个系列的“亲近”感是从触摸故宫宫墙上影子所激发,所以选择以戒指这个与手密切相关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也对触摸的肌理也做了一些设计,漆皮褶皱的做法把宫墙的斑驳感通过触感表现出来,仿佛时刻身处故宫,去感受,去想象。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作品名称:《屋脊上的故事》系列

■设计说明:结合了改良汉服爱好者对古风首饰的新的需求,实现功能转化的应用,把簪子和胸针组合共用。具体以狎鱼,獬豸,行什为例,提取各脊兽的典型造型特点,用纹饰组合表现脊兽的特点。比如突出狎鱼的鱼尾,獬豸的眼睛,行什的鸟喙,翅膀等等,同时结合瓦片镂空组合,用“宫扇”的形式将提取的纹饰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设计。用花丝,镂空来体现纹饰,用这种轻盈感和宫扇摇曳扶风相联系。当作为簪子佩戴时有种远在天际的神游感,当取下簪子在手中的时候让人不自觉就想扇一扇这个小扇子,花丝展示的脊兽好像如云烟飘飘,引人遐想,让人不禁想要把关于脊兽的故事娓娓道来。

 13.jpg

14.jpg

15.jpg

■作者:代鹏豪

■指导老师:张荣红

■作品名称:《Virus makes people blind》眼镜

■设计说明:灵感来源于疫情爆发期间,国际上出现部分政客与媒体偏见歧视中国人的现象。偏见和歧视又何尝不是一种病毒呢?作者用佩戴于眼部的眼镜加上歧视性的文字(Chinavirus、Wuhan Virus等)进行讽刺部分人的盲目无知。

 16.jpg

17.jpg

■作品名称:《中国力量——铁拳》胸针

■设计说明:作品由病毒外形和拳头印组成,病毒外形由3D建模打印而成,后作者在表面捶打出拳头印。表现中国人民同舟共济,齐心协力的抗疫精神,如同给予病毒以重击的拳头。

18.jpg

■作品名称:《中国力量》面饰

■设计说明:灵感来源于3000多家企业复工复产、跨界转产,实现了口罩产量从日产800万只提高到日产3亿只,彰显了中国的速度与力量。作品表现印有五星的口罩将病毒隔绝在外,象征国家保护每个人民不受病毒入侵,中国力量定能战胜新冠疫情。

19.jpg

■作者:张天熠

■指导老师:张荣红

■作品名称:《Impression·Ephemeral·Bittersweet》系列首饰

■设计说明:

“Impression·Ephemeral·Bittersweet”系列首饰,系列名源于克劳德·莫奈的作品《Impression·Sunrise》即名画《日出·印象》,“Impression”意为“印象”,也是所有印象派大师所追求的感觉,在“Impression”系列中分为两个主题的小系列,分别为“Ephemeral”和“Bittersweet”。

“Ephemeral”意为“转瞬即逝的”同时还有“短花期的花朵”之意,非常符合印象派艺术家们追求光影变化的理念,或许是因为偏好这种短暂瞬间的感觉,印象派有许多作品都有短花期花朵的出现,“Ephemeral”系列就是以印象派名画中的短花期花朵为主题进行的设计。

“Bittersweet”意为“痛并快乐着”,这个词可以用来概括大多数印象派画家的艺术生涯,如果说“Ephemeral”系列侧重对印象派艺术家们画面氛围与色彩搭配的再现,那么“Impression·Bittersweet”系列则更多的表现出了印象派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在古典学院派的冷嘲热讽中,坚守信念,逆流而上的精神内涵。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作者:张宗蕊

■指导老师:卢筱

■作品名称:《Balance》(2020)双人戒指

■设计说明:

婚戒的珍贵性和独特意义是亲密关系的隐喻,伴随着长期的文化观念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符号。由“我”的钻戒转化为“我们”的钻戒。对戒和钻戒合二为一,佩戴方式合二为一。通过连接的结构设计实现互动关系的建立。

柏拉图《会饮篇》中提到,人类最初有四臂,四腿和两个脸。宙斯害怕受到人类力量的威胁,故而把他们分成两半,人们终此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Balance”作为一种外界的临时干预,在干预期间,两名佩戴者各自戴上戒指或互相佩戴,靠近,行走,拉扯,移动,牵手,触碰,拥抱,亲吻......一个人在意着另一个人,一个人的行为关系着另一个人的行为,身体的联系编织着情感的联系。

“物”触发相遇,从“我 / 自己 / 我的”到“我们 / 彼此 / 我们的”。

爱的痕迹都藏在细节里,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有无数的瞬间和当下会感到爱情的存在,而这一点一滴就构成了越来越亲密的关系,同时这种连结又伴有牵制和拘束、磨合和拉扯等诸多一体两面的矛盾,就像天平的两端处在晃动中。

 26.jpg

27.jpg

28.jpg

■作品名称:《Support·Pray·Touch 1》 2020胸针

■设计说明:

可佩戴在肩膀上的手,手的形态是贴合肩膀的形态制作的,所以佩戴之后十分吻合。身体作为设计元素融入其中,情感上则是想要保留一种温暖和被关怀的感受。

关注“手”因发生身体接触或特定的符号而传递的感受,在至暗时刻带来力量和温度,给予安全感和治愈人心的关怀,“手”作为一个符号,可以是一个动作(握手、拥抱、祈祷、触摸),一种情感的传递(接力、支持、帮助、关心)。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甚至陌生的情感,这种符号都作为一种美好出现,失去时的一个依靠,沮丧时的一种力量,孤独时的一种关怀 ......

29.jpg

30.jpg 

■作者:陈雨薇

■指导老师:孙仲鸣

■作品名称:《枯荣》

■设计说明:

枯荣元素首饰展现植物各个时期不同特征的生命美和其与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生态美,让观者感知、感受植物枯萎时的清净之美,繁荣时的繁盛之美,枯荣交替,生生不息。

通过首饰作为载体引起观者对于自身生命态度的思考,能以多角度发现生命美,改善人们对“枯”的常规认知。植物历经荣枯和代谢死亡会激发人类的同理心,会下意识的联想到人类的生老病死。作品利用植物枯荣期的状态映射人类青壮年期和衰老。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作者:王苏悦

■指导老师:孙仲鸣

■作品名称:《乡思》

■设计说明:灵感来源于徽派古建筑的外观,漫步在宏村的巷子中我被层层叠叠的马头墙所包围,背靠着马头墙,耳边是潺潺的水流声,流过暗渠和明渠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就像是一首乐曲,在这古建筑群当中,仿佛一切都那么安静,只有这沟渠中的流水在维系着这动静之间的平衡。

37.jpg

38.jpg

39.jpg 

■作品名称:《福纹》

■设计说明:进入现代社会,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周围的一切都渐渐转向机械化。在钢筋水泥建造的环境里,人们越发重视自然与人的和谐,精神层面的追求变得越加珍惜,除了亲情和友情借助于某个物件来寄托和抒发某种感情逐渐融入到了生活当中。我希望能够从徽派古建筑中提取传统纹样设计首饰,借由古人智慧,使人们在日常佩戴时,具备美观的同时达到心灵上的慰藉。

40.jpg 

《福纹》“吉祥如意”

 41.jpg

《福纹》“福蝶”

■作品名称:《山水之间》

■设计说明:在我实地寻访徽派建筑期间,我被它的设计风格深深吸引,在村口眺望远方时群山绵绵,走入村落是流水潺潺。远、近、动、静完美结合,让我感受到古代徽州人的勤劳、智慧和勇气,以及他们追求集天地人之灵气的自然生活方式。我设计的这一系列胸针将群山的形象通过简化的手法加以表现,水流夸张地从山与山之间流淌而出,从一个概括加远观的视角表现徽派建筑依山傍水桃园仙境的形态。我希望佩戴者能够感受到它的恬静与自然,体会自然和人类之间的联系,让心安静下来,让人放松下来。

42.jpg

43.jpg

44.jpg 

■作品名称:《俯瞰》

■设计说明:当我们参观徽派古建筑群时,往往会很快被他的一墙、一梁、一窗所吸引。人的视觉自然而然地转向一些细微之处,我也并不例外。是不是可以从更大的格局来审视徽派古建筑群的艺术特点呢?带着这个想法,我把视角拉到一个更宏观的角度,通过俯瞰,发现徽派古建筑群的形态和布局同样极具特点,非常讲究。许多建筑群的宏观外形甚至都有其象征意义。这次设计中选择了宏村、呈坎和西递这三个古村落,宏村村庄外形像一头牛,呈坎村落外形结合周围的8座大山形成了一幅八卦图,西递外形则像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

45.jpg

■作者:崔佳凝

■指导老师:孙仲鸣

■作品名称:《望》1、2

■设计说明:设计元素为正脊脊兽,故宫正吻造型翘尾吞脊,背插宝剑装饰,因此设计时在正吻轮廓的上保留了这些造型特点,装饰只提取了鳞片纹样,省略了狰狞形象和过多细节。正吻位于建筑的最高处,是最接近天的存在,将正吻口中的屋脊以及背上的宝剑进行了变形,弯曲近圆,既代表了“天”的意像——中国传统世界观“天圆地方”,又与天空的象征——日月形状相符,并通过这样的位置布局强化了正吻位于最高点的特征。正吻“站”的高,俯望故宫之景,望遍大好山河。将屋顶与山形相结合;屋檐与云纹相结合,应用于胸针设计中,使造型更加丰满,也传递出作者对脊兽的感慨,独占高头,望尽多少千古事,又有几多感慨。红色与绿色的运用既贴合实际故宫建筑,又打破了首饰的单调沉闷,营造了生动和谐的氛围。

46.jpg

47.jpg 

■作品名称:《望》3

■设计说明:此系列由一对耳饰与胸针组成,设计元素来源于屋檐角下的套兽。套兽安装在翼角或窝角梁梁头上,中部掏空,外形接近龙首,具有防水和装饰的作用。首饰造型采用了国画写意的风格,由简略的三划组成,将第一划拉长,既是脊兽的眉眼,也是套兽其上的屋檐的简化。三件作品构成相似但却各不相同,两件耳饰的三划构成角度略有不同,胸针则对组成各部的长度进行了调整,并计划镶嵌红色宝石,增添色彩打破沉闷。首饰含一束珍珠流苏,设计来源于雨天从套兽处流下的水流,美观的同时也体现了套兽的防水功能。

48.jpg

■作品名称:《祝福》1

■设计说明:此系列由一对耳饰与胸针组成,造型来源于故宫宫殿的形态。首饰采用对称的设计,屋顶为变形的人字纹,下悬挂图案条,如同宫殿的立柱,其上分别绘有不同脊兽及其象征内涵图案,分别为:象征权力的龙——图案为倒皇冠;象征自信的天马与海马——图案分别为云纹和水纹,体现青云直上和踏浪前行的奋进;象征祛邪守护的狮子——图案为由直线组成的盾形。脊兽只取兽头,并采用Q版萌形设计位于上方,与象征图案形成对称。首饰配色以金红为主,热烈吉祥,富有传统韵味。

49.jpg

■作品名称:《祝福》2

■设计说明:此系列由两件胸针组成,设计元素分别为于走兽中的凤、狻猊与斗牛和龙、天马与狎鱼,脊兽造型均为高度概括的几何化,略去装饰,只表现造型特征。第一件作品中的象征富贵的凤、象征祛邪的狻猊与象征吉祥的斗牛其内涵经组合表现为“富贵吉祥”的含义,屋脊替换为祥云纹,屋檐部分设计为钱币纹;第二件作品中的象征权利的龙、象征自信守护的天马与象征祛邪吉祥的狎鱼其内涵经拓展表现为“平步青云”的含义,“平”为平安与守护,表现为屋檐的盾形图案,屋脊替换为线形阶梯状祥云纹,“青云”则象征更上一层楼,脊兽依次排列其上,井然和谐。

50.jpg

■作者:郑稀元

■指导老师:孙仲鸣

■作品名称:《流淌》

■设计说明:《流淌》的灵感来源于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在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规则的几何外构架与流体形态共存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使作者得到了有关造型“中断”的启发。

51.jpg

52.jpg 

■作品名称:《迷惑的真相》

■设计说明:本系列中作者选择将事物的造型做一个拆分的中断,将不完整的事物展现。在如何表现困惑的手法中我运用了错觉现象,错觉造成的晕眩感就如我们在寻找真相时的困惑,把这件作品中“中断”变成需要拼接的一部分。

53.jpg 

■作品名称:《异度》

■设计说明:该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位于法国塞纳河岸的卢浮宫,充满了现代设计风格的玻璃钢架造型与卢浮宫传统的欧洲皇室风格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同一广场内两者并行颇有一种时空交错之感。

 54.jpg

55.jpg

■作者:林削宏

■指导老师:高汉成

■作品名称:《轻抚》

■设计说明:本系列首饰整体运用了立体空间造型和柔软厚实蓬松的动物毛材料,首饰显示出现代感、抽象化、简约感的特征,佩戴方式上出现了不常见的肩饰。佩戴者可以侧头用脸颊触摸首饰,或用手触摸首饰,感受来自首饰柔和温暖的触感。

 56.jpg

57.jpg

■作品名称:《温和结构》

■设计说明:《温和结构》系列作品最终以手饰形式呈现,设计重在手的触摸体验,佩戴者可以感受到柔软动物毛之下的结构。

58.jpg

59.jpg

60.jpg 

■作者:王心童

■指导老师:卢筱

■作品名称:《Less is More》系列

■设计说明:第一个系列的设计,以“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单纯只满足功能结构、镶嵌结构、佩戴结构的三个条件,不加任何其他的设计元素。只探讨微观放大功能与首饰结合时所产生的结构可能性和使用方式的多样性。

61.jpg

62.jpg 

■作品名称:《Inclusion》系列

■设计说明:第二个系列中,设计主题分别依据月光石、祖母绿与水晶、海蓝宝的内含物来进行造型设计,融入功能结构中。另外,首饰主材质使用黄铜,做旧产生黑色效果,避免其他颜色干扰宝石的观察。

63.jpg

64.jpg

65.jpg

66.jpg

67.jpg 

■作品名称:《Fairies’Eyes》系列

■设计说明:本系列设计主题为精灵的工具,是以童话中精灵视角,观察迷你微观世界。精灵也同样需要多种多样的工具来建造精灵王国的一切所需,他们使用自然万物的材料制作迷你的使用工具,例如花瓣做衣裙,露珠做眼镜,椰壳做房屋。

68.jpg 

■作品名称:《Microcosmic》系列

■设计说明:参考了专业显微镜的结构,又结合平时放大镜使用时的被观测物的种类分类,分为宝石观察专用、平面透明观察内部专用、立体不透明观察表面专用三类。使用项链首饰形式,分段式的灵活首饰结构,两侧管状来穿绳佩戴,使用时只需从胸前拿起,极为方便。

69.jpg

70.jpg

71.jpg 

■作者:张书畅

■指导老师:卢筱

■作品名称:《磨难中消散》

■设计说明:该组作品取名“磨难中消散”,意在表现夫妻生活中当交流逐渐变少,冷暴力越来越多的代替语言,那么两个人之间的甜蜜与情感也将被加速消耗,最终两个人在一起不再是幸福的结合,而是彼此漫长的折磨。 

■作品名称:《磨难中消散》1

■设计说明:第一件作品主要意向是枕头。新婚时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枕头,夫妻二人的甜蜜也显而易见。但是当“同床共枕”的二人逐渐变成了“同床异梦”的陌生人,两个人的心也越走越远,睡在一张床上只不过是将就和忍耐。为了体现这个主题,我以石膏制作“枕头”,远看柔软,但触感却冰冷坚硬,同时在断裂的两块石膏“枕头”中放置了同极相对的磁铁,达到两块石膏相互排斥的效果。

72.jpg 

■作品名称:《磨难中消散》2

■设计说明:这件作品主体为对戒,但是对戒这个意向被替换成了手铐,暗示着当美好不再时,夫妻间的冷暴力折磨着彼此。而手铐中间的链子生出了小刺,体现出两个人相处时折磨的感受。

 73.jpg

■作品名称:《jie》

■设计说明:这个系列取名“jie”,是“戒”和“劫”两个含义的叠加,该作品将对戒和指虎这两种意向进行了结合,在对戒原本积极正向的含义中添加了暴力的元素。 

■作品名称:《jie》2

■设计说明:该作品和同系列第一件作品一样使用了对戒这个意向,但是不同的是这件作品将代表“折磨”的黑色宝石在正面隐藏了起来,而在接触手指的那一面则露出了宝石尖锐的底尖。这件作品在佩戴时只有佩戴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手部的不适,而外人只能看到对戒的外表。该作品意在表达冷暴力带来的伤害的隐蔽性,受到冷暴力的人即使向他人诉苦,他人也体会不到受到伤害的人内心的折磨。

74.jpg 

■作品名称:《某个瞬间》

■设计说明:有时候在和他人交谈的过程中,刺痛我们的并不是实质的交谈内容,而是对方的态度。一句“随便”、“都行”或者一个厌恶的眼神都一遍一遍地蹂躏着对方的心。在无数次的失望与被忽视中,某个瞬间心彻底死了,一切照旧,只是这个人对自己也不是那么重要和无可替代了。 

■作品名称:《某个瞬间》1

■设计说明:该作品为项链,主体是一颗灰色地心脏,它被设计成可以打开的“盒子”,外形参考是一种可以打开放置相片地心形项链吊坠。在项链被打开后可以看到心脏底部有一个红色地抱膝人物形象,体现出冷暴力让人感到的受伤与内心的无助。

 75.jpg

■作品名称:《某个瞬间》2

■设计说明:这件作品同样以心脏作为主体,设计灵感来源于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拓手印以及宝宝手印项链。心脏整体还是灰色,不同的是外部的手印,手印深陷进心脏,在手印处为深红色。这件作品将受到冷暴力时内心的难受与压抑具象化。

76.jpg

■作者:潘瑞琪

■指导老师:卢筱

■作品名称:《Ornament》——《铭·片》

■设计说明:宋瓷釉片中迷人的冰裂纹和“芝麻花”气泡,被作者用另一种手法再现于首饰设计中,制成了一张张充满宋瓷元素、发着光的、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名片”。

77.jpg

78.jpg

■作品名称:《Ornament》——《构·呈》

■设计说明:抽象的宋瓷梅瓶体态,创新轻量化结构和先进打印技术的应用,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艺术交流;彩色的金属感和闪耀的钻石致敬宋瓷在历史上的绚烂成就。

79.jpg

80.jpg

■作者:姜颖

■指导老师:李举子

■作品名称:《花好》《椒房之喜》《love story》

■设计说明: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这么一种共同认知,男子对心爱的女子会视若珍宝,将珍贵华丽的皇冠为心爱的女子佩戴上便是一种神圣的仪式,也使得皇冠成为了少女们心之向往的饰品。童话故事里,灰姑娘乘坐的南瓜马车就是她找到幸福的美好佐证,同样,能拥有一件南瓜马车也是女子们梦寐以求的浪漫事。

从婚俗文化及婚嫁首饰视角切入,总结传统花丝工艺特点及现代首饰风格,以3D打印批量化生产为手段,将传统贵金属材料与现代泛材料相结合,更适应现代社会审美与消费需求,填补婚嫁首饰市场空白,创新传承花丝工艺,为现代婚嫁花丝首饰商业化进程助力。

81.jpg

82.jpg

83.jpg

84.jpg

85.jpg

86.jpg

87.jpg

88.jpg

■作者:林茵茵

■指导老师:张荣红

■作品名称:《37°C》

■设计说明:

金属镓是一种温变材料。当温度达到 29.76℃时,镓将呈现出银白色的液态,当低于这个温度时,镓为蓝灰色固态。

“温度”的概念是作品的情感主线,这种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金属固相与液相之间的可逆性变化,赋予了该首饰情感的特征。

首先,人是具有情感的,而情感是有温度的,正是温度的存在,它能打破一切冰冷的藩篱。当人佩戴上这款首饰,人的情感将通过体温传导,把冰冷的蓝灰色固体镓融化,使镓由固态变为液态这个过程,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正在与金属镓、与首饰交流,是情感“激活”了整个首饰,是我们的“情感互动”使金属镓流动。而当人取下首饰时,金属镓会再次凝结为固体,回到原本冰冷的状态。

同时,人的情感会调动情绪的产生,情绪使人的体温时刻产生着变化。人体温度的变化将影响金属镓融化的速率和程度,借此我们可以根据镓的融化反应程度判断首饰佩戴者体温的不同-即情绪的不同,佩戴者通过这款首饰,能向他人无声的传递出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

89.jpg

90.jpg

91.jpg

92.jpg

93.jpg

94.jpg

■作品名称:《CHILDHOOD》

■设计说明:

《childhood》是一个胸针首饰,在可佩戴的同时,它还是一个可以用于吹气球的互动装置,一个有口哨功能的气球吹嘴穿过吹气球盘,气球吹嘴上套有一只装有彩色泡沫的气球。当气球被慢慢的吹大,触及到首饰上设置的针时,气球将发生破碎,内部彩色泡沫球喷出并洒落。

该作品表达的是对童年的敬畏和美好的回忆。吹气球在童年的记忆题材中极具代表性,通过气球这个动作以及这个动作附带的口哨声,给佩戴者带来愉悦的体验,但由于针的存在,气球在吹到一定程度时将会破碎,这种结果又带会给佩戴者带来一种失落感。与此同时,气球被戳破时,内部彩色泡沫球将喷出并洒落于地面,会给人带来一种童年如梦幻泡影的感觉。该作品通过身体机能——呼吸以及物理对象的转变,为佩戴者带来极具回忆性的童趣感和随之而来的紧张和短暂感,就像美好童年的短暂和易逝的状态。

95.jpg

96.jpg

97.jpg

98.jpg

99.jpg 

■作品名称:《寻》

■设计说明:《寻》的创作灵感来源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寻》是一组胸针作品,以“苔藓”为主体,上面装点着一些反光的光盘碎片,在作品中同时设置了一个放大镜装置。笔者在此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希望借胸针这种贴近内心位置的首饰形式,以及人通过主观能动性产生的与“苔藓”互动的过程,传达出更多的内心思考,让人感悟到我们对世间一切的探索,其实质是源自于自己内心深处的真诚、善意和情感思考。

100.jpg

101.jpg

102.jpg 

■作品名称:《Mildew》

■设计说明:作品是在疫情之下无法出门时作者有感而发所做的设计。很多同学及朋友在朋友圈中抱怨自己“要发霉啦”“要长草啦”因此,作者想设计可以随意叠加的“霉菌”,让佩戴者充分的向他人/向自己倾诉,抒发自己无法出门的郁闷心情。该作品分为三个系列,是为不同用户设计的备选方案。

103.jpg

104.jpg

105.jpg

106.jpg

107.jpg 

■作品名称:《Marionette》扯线木偶

■设计说明:

该套作品运用了提线木偶的形态,设计了三款《戒烟》主题戒指,比喻烟民就像是一个个被操控的提线木偶,已经别无选择,只能任人宰割。而唯一能解决被操控、被束缚的方法,只有挣脱线,才能重获自由。

作者希望通过这款互动性设计,使人们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呼吁大家早日摆脱烟瘾,摆脱尼古丁对自己的控制。

108.jpg

109.jpg

■作者:江晨昕

■指导老师:张荣红

■作品名称:《自然世界》

■设计说明:

色彩一直是作者创作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超现实主义色彩来表达自己对喜爱世界的思考,表达一个梦境与现实交错的世界。现实生活中,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了生存基础和物质基础,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着自然界的其他生物。

但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味索取,自然界也慢慢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人类也逐步认识到,大自然是需要每个人守护的,人类同地球上的所有生灵一样,是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的。自然界中的生物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

在作者的幻想世界中,动植物有着自己的沟通方式,它们的生活也是缤纷多彩的,通过超现实主义色彩来表现动植物情感的变化,希望通过非固有色调和梦幻想象的超现实主义色彩,来提高创作作品的视觉感受,希望人们看这些,可以更多的感受到动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与人类一样需要保护。

110.jpg

111.jpg

112.jpg

113.jpg

114.jpg

■作者:汤思佳

■指导老师:张荣红

■作品名称:《平衡?》《循环》

■设计说明:根据对冰川融化的现象分析,筛选出藻类入侵、对自然环境平衡的质疑、命运共同体三个主题通过当代首饰语言表达,通过营造一个正在变化的空间,映射出朦胧的红色满地来暗示美景下蕴藏的环境危机,也揭示对人类行动力的考验。

■作品名称:《平衡?》

■设计说明:《平衡?》系列营造出平衡、共生、吞噬三种生存状态,突出对生态平衡关系的反问,激发人们思考。

115.jpg

116.jpg

117.jpg

118.jpg

作品名称:《循环》

设计说明:《循环》系列用循环、堆叠、重复的方式组成人与自然在不同环境与状态下努力构建的良性循环系统,当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有更好的“生”。

119.jpg

120.jpg

121.jpg

122.jpg

123.jpg

■作者:滕颖

■指导老师:郝亮

■作品名称:《海洋动物系列》《海洋植物系列》《海洋景观系列》

■作品名称:《海洋动物系列》

■作品名称:《奇幻勇敢的狮子鱼》

■设计说明:

狮子鱼作为世界上最瑰丽奇幻的鱼类之一,危险来临时,会将长长的鳍条张开到最大程度来吓唬捕食者,同时用鲜艳的颜色警告对方,因此被称为海洋中的武士。狮子鱼的设计主要分为主要分鱼身轮廓、鱼鳍与连接结构三个部分。鱼身的轮廓采用镂空立体结构,大面积的孔洞除了减轻视觉上的厚重感与减轻实物重量之外,头部用彩色尼龙打印制作,鱼鳍部分用白尼龙打印,后经过丙烯颜料上色,还需要后期填充柔性结构,形成灵动闪烁的视觉效果。

124.jpg

■作品名称:《活体游乐场之海绵动物》

■设计说明:

海绵动物是最不像动物的海洋动物之一,起源于寒武纪,是地球上的最早的多细胞生物之一,每个海绵的形状都不规则,个体上都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孔,有的形似蜂窝。呈管状放射排列,常有小型鱼类或其他无脊椎动物穿梭其中。海绵动物的设计要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单个海绵外形的描绘与大小、位置的搭配排布;二是两种镂空图案的确定。对海绵动物的设计构思包括了两种纹路,一个略显轻盈,一个则有些厚重,在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25.jpg

■作品名称:《可爱的触手怪海葵》

■设计说明:

海葵的外表很像植物,实则是捕食性食肉动物,触手上长有毒刺,属于腔肠动物。构造十分简单且没有中枢信息处理机构,却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海洋动物,年龄可达2000岁。颜色各异,没有骨骼且移动缓慢,可以固定在海底的任何物体上。触手像花瓣一般充分伸展的柔软触手,犹如生机勃勃向日葵,因而得名。

海葵底部形似倒置的水母头部,四周有较大镂空部分,用于点缀整片的金属柔性结构。触手分内外两层,均由曲线放射状的网格与末端的小球组成,长短不一的触手形成视觉上复杂交错的观感。

126.jpg

■作品名称:《五彩又有趣的海螺》

■设计说明:

海螺是沿海地区常见的工艺品材料。以海螺为元素的设计首先要避免其过于厚重,在设计过程中将其拆解为三段,并将寄生其上的藤壶做成可拆卸结构,可以随意安放,三个部分搭配起来组成了了精致灵活的海螺造型,既避免了以往海螺造型首饰的笨重,又因观者的互动参与增加了海洋动物元素首饰的灵活性与趣味性。

海螺最上端的网格部分由金属制成,以确保其坚固程度能够满足藤壶的放置,中段由透明树脂做成的孔镂空部分,以及最末端彩色尼龙制成的曲线环绕成的尖底部分。由上述三部分组合而成的海螺外形与甜筒冰激淋相似,使人们印象中厚重的海螺壳变得活泼可爱,轻盈灵巧。

127.jpg

■作品名称:《海洋植物系列》

■作品名称:《圆的像碗的褐藻》

■设计说明:

褐藻是较高级的藻类,主要分布于海岸的冷水中,其颜色从暗褐到橄榄绿,体型普遍较为粗大,常见的有海带、裙带菜等,有的甚至具有气囊构造,充气的气囊使其光合部分浮于或接近水面。

将褐藻的气囊与呈螺旋碗状的褐藻形态相结合,气囊表面做了许多孔洞镂空,底部、花边和大部分气囊都由白色尼龙制作,余下的气囊则通过金属和透明树脂来呈现。除了底部的大面积镂空用金属柔性结构装饰之外,气囊部分的空洞也可以点缀小的镶口形成闪耀的视觉效果。

128.jpg

■作品名称:《拥有小树杈的褐藻》

■设计说明:

褐藻均为多细胞植物,最简单的是由单列细胞组成的分枝丝状体,有类似陆生植物的根、茎、叶等结构。在保留褐藻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被设计成形似腔肠动物和珊瑚的海洋植物。

多个分叉的管状肠腔与端口处弯曲的放射状造型使其看上去抽象而又夸张,大部分由白色尼龙制作,部分分枝可用金属制作,以此形成视觉上的反差并起到平衡重心的作用,橘红色的末端与白色主体的搭配更显得夸张抽象。

129.jpg

■作品名称:《形态张扬的红藻》

■设计说明:

红藻呈紫红、玫瑰红、暗红等色。大多为多细胞体,不少红藻有重要经济价值,可食用或作为工业原料。红藻多为海生,常附着于其他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叶状体有丝状、分枝状、羽状或片状。

以红藻的外形特征为主体,又结合了褐藻中的气囊,形成了一种夸张而又飘逸的外观。其主体由五个形状不一的立体镂空曲面组合而成,每个曲面的弧度与轮廓都不尽相同,都通过相近的管状纹路表现出来,显得轻盈又立体。运用的材料包括金属、树脂和彩色尼龙,有若干小球分布其上的曲线需要有弹性的彩色尼龙制作,呈现弹性晃动的效果。

130.jpg

■作品名称:《像一簇海扇的红藻》

■设计说明:

海萝是内枝藻科海萝属的红藻类植物,俗称鹿角、猴葵、牛毛菜、红毛菜、胶菜等,可作药用,藻体紫红色,黄褐色至褐色,湿润时柔软有弹性,晒干后较韧,呈簇状生长,主枝多为圆柱形,不规则分枝,于分枝处常缢缩,有孢子囊密布于藻体上。

以海萝为原型进行设计,花瓣状的排列方式可以适当的增加其体量感,其主体单元的结构和材料运用与上一件作品相似,有的单元上有两处大面积空缺,可以加入更多的金属柔性结构,再加上对颜色的安排,可将海洋植物的瑰丽奇幻呈现出来。

132.jpg

■作品名称:《海洋景观系列》

■设计说明:

海洋景观是由若干海洋动物与海洋植物共同组成的用于展示的空间,常见于水族馆,多布置于较大的玻璃缸中,将神秘的海底世界以片段截取的方式进行展示。其内部往往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与完整的食物链,使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各海洋生物的平衡稳定。

海洋景观系列首饰的主体是尺寸较大的项链(海洋景观系列-2),材质为白色尼龙,各部件均为交错的网格状造型,佩其他戴部件有项链、吊坠、胸针和耳饰等,可随意更换。小型物件(海洋景观系列-1)与之前的海洋生物系列中各个首饰的造型相似,搭配起来不会感到突兀,体型小、轻便等特点使其更适用于耳饰或胸针。各部件上都有一个内置磁铁的圆柱形凹槽,可将同样有磁铁的圆柱体牢牢地吸在凹槽处。

以海洋景观为元素的首饰设计将呈现海洋生物的动态变化作为重点,使各要素的位置可随意改变,并与观者形成互动关系,展现由观者决定的海洋景观生动有趣的效果。该系列中的每一个海洋生物都可以取下,观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其进行摆放,或进行佩戴方式的更改。

132.jpg

133.jpg

134.jpg

2.png

3.jpg

Copyright @ 2006-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2024047581号-3

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珠宝行业网 版权所有

服务电话:010-5827 6201 / 6202

服务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6号环球贸易中心C座21-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