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珠宝行业 / 毕业季设计创意大PK

第七届毕业季设计创意大PK——西安美术学院

时间:2021-06-11 10:53:52 来源:本站
0

点击参与投票

西安美术学院

■设计者:邵舒萌

■作品名称:《三彩吉生》

■指导教师:段丙文

■作品尺寸:长2—8.5cm,宽2—6.5cm,高0.2—4cm

■作品材质:银、宝石

■制作工艺:手工雕蜡注银

■作品简介:本系列作品名称为“三彩吉生”。“三彩”原指中国陶瓷珍品中的精美釉色,这里指设计中所镶嵌的多颗彩色切割宝石,晶莹剔透,华美艳丽。“吉”一字则寓意吉祥,景星庆云,点明敦煌神明的元素摄取与美好题材。“生”展现为设计作品富有生命力的形态结构,天圆永久包裹地方,流线设计融入硬朗切割,点线面的交融生动展现出作品的第一视觉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意境。

■作品所要表达的理念: 本系列有八件首饰单品,设计提取敦煌传统纹样,进行取舍剪裁、变形堆叠等。制作通过精细的雕蜡倒模,选取纯银材质抛光打磨,镶嵌方形彩色切割宝石,镶嵌方式均为抓镶。力求在方圆结合与质感对比中展现中性之美,在琳琅满目的视觉感受中传达出一种安详净土却饱含生命力的意蕴。传统的敦煌元素结合现代的首饰材质与艺术设计手法使得小件的作品充满张力。


■作品名称:《珊瑚岛》

■指导教师:段丙文

■尺寸:长3—7.5cm,宽3—7cm,高1—1.8cm

■作品材质:合金、矿石

 ■制作工艺:手工捶打、黏合

■作品简介:本系列作品名称为“珊瑚岛”,以海底珊瑚礁的形态结构和斑斓色彩为灵感。

■作品所要表达的理念:选取破旧的合金质感与原生态水晶矿石结合,点缀大小不一的半圆珍珠,形状好似珊瑚岛屿,链条将各个岛屿缠绕连接,还原海洋生物的杂乱结构,质朴中充满着随性、原始的力量。本系列有三件单品,规则不一的堆叠是其主要设计手法,晶莹剔透的绿色和紫色水晶矿石在光源下微微闪烁饱含生命活力。

■设计者:李欣

■作品名称:《聚·散》系列一

■指导教师:段丙文

■作品尺寸:

戒指一:4.5×4×2cm、戒指二:4×3.8×3cm、戒指三:5×3×1.5cm

胸针:6×3×2.5cm

项链:6.5×3×2.8cm

耳挂:7.8×4×1cm

摆件:11.8×9.5×4cm

■作品材质:银、树脂、珍珠

■制作工艺:电脑建模、3D打印、铸造、焊接、抛光

■灵感来源:装饰纹样一般都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是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必然产物,通过研究何家村窑藏出土金银器中的点元素的整体特性及风格特征,探究唐代的珠玉情节及审美取向,将其作为灵感进行活化设计时敢于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在凸显出点元素长盛不衰的艺术装饰魅力的同时赋予其时代精神。

■作品简介:“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此次毕业作品立足于唐文化,通过剖析何家村窑藏出土金银器的纹样和制作工艺,归纳点元素的类型、装饰特征与形式语言,分析其传递出的唐代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跳脱单一固定的思维模式,将传统与当代、工艺与艺术自然而然的融合到一起,传统贵金属材料银与“反传统”的综合材料、传统工艺与传统纹样“形”的结合,传递一种传统文化特有的美感,意在体现唐代美学的同时与当代首饰趋势相结合,呈现点元素在当代首饰上的张力与美感。点线纵横交织,繁而不乱,由重复、聚散、肌理等构成元素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布局中的聚散关系使整体展现出一种动中有静、统一中有变化的韵律美感,形成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形式意味,以聚散有度的构成营造引人遐想的意境。

■作品名称:《聚·散》系列二

■指导教师:段丙文

■尺寸:胸针:12.5×6.5×1.5cm、摆件:14×10×3cm、项链:15×9×2cm、头饰:22×15×3cm

■作品材质:紫铜、珐琅、亚克力、丙烯

■制作工艺:糖霜珐琅、亚克力热加工

■灵感来源:人们被疫情所“困住”,本系列以独特的肌理来表现聚散,勾勒延伸出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在混沌的当下以扭曲的姿势讲述着被束缚的状态,聚散有度的构成营造引人遐想的意境。

■作品简介:“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此次毕业作品立足于唐文化,通过剖析何家村窑藏出土金银器的纹样和制作工艺,归纳点元素的类型、装饰特征与形式语言,分析其传递出的唐代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跳脱单一固定的思维模式,将传统与当代、工艺与艺术自然而然的融合到一起,传统贵金属材料银与“反传统”的综合材料、传统工艺与传统纹样“形”的结合,传递一种传统文化特有的美感,意在体现唐代美学的同时与当代首饰趋势相结合,呈现点元素在当代首饰上的张力与美感。点线纵横交织,繁而不乱,由重复、聚散、肌理等构成元素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布局中的聚散关系使整体展现出一种动中有静、统一中有变化的韵律美感,形成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形式意味,以聚散有度的构成营造引人遐想的意境。

■设计者:廖艺

■作品名称:《再生》

■指导教师:段丙文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作品材质:木炭、竹炭、银、铜、综合材料

■制作工艺:基础金工

■作品简介:《再生》系列作品的灵感源自于日本枯山水大师枡野俊明先生对日本庭院设计的“禅思、观心、留白、共生”理念。枡野俊明先生给我的启发即是能发现素材的多样性,从简朴当中发现真正的丰富,追寻自然的真谛(无心而不做作,单纯且无拘束),懂得深藏余韵,想象看不见的事物,从心出发,感受心中仅有的安静。

■作品所要表达的理念:炭,是一种较易获取的资源,我选用木炭和竹炭两种不一样的炭种作为我作品的主体材料,整个系列作品的外形并无做过改动,我所做的仅是“随形就形”,并能够与我的想法能契合,而这些都如禅学里所讲的“随性随缘”。因为炭的形状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炭都能被我选中作为首饰的主体。这一系列作品没有草图也没有数据,都是从炭的本身出发,不仅需要对其前世(形状)的传承,亦要其成为今生的承载(我的思想即是它的灵魂)。

■设计者:曹怡萌

■作品名称:《迷乱的视线》

■指导教师:段丙文

■作品简介: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历史渐渐随着车辙的远去而慢慢淡去了痕迹,唯有灵魂的和谐轻巧地穿越沉重的历史和媚俗烦扰的时代。人们疯狂的生活工作,沉迷纸醉金迷之中,被诱惑、被吸引。形形色色的事物吸引着人们,人们都喜欢第一印象,用眼睛去观察着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什么都喜欢,什么都想拥有,什么都要去适应,乱花渐欲迷人眼。此系列运用综合材料和锡纸,锡纸代表着富丽堂皇,综合材料代表着形形色色,整体设计成以眼睛为主题,意指将这些身外之物一览无余,统统收为己有。生长出来的触角所代表着的又是接受事物后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有因必有果。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理解和欣赏与自己的本性相呼应的东西,用心感受生活。

■设计者:董文瀚

■作品名称:《Cassie》

■指导老师:段丙文

■作品尺寸:35×40×20mm、120×15×20mm、80×30×20mm

■作品材质:贵金属:银 、宝石:在系列作品《Cassie》戒指中的宝石材质均为锆石,而代表作项链中的宝石,使用的是莫桑钻。

■制作工艺:分别用到了雕蜡、铸造、电脑建模3D打印、包镶、爪镶、逼镶、微镶等。

■作品简介:项链为手绘板以及电脑建模后进行3D打印,再切割打磨水口,通过金属硬度来逼镶,使宝石如同“悬浮”。所有作品通过对龙这个抽象定义的拆解、重构、以及蛇的具象表现来完成。

■作品所要表达的理念:手工艺术品的表现力,受到物质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制约和局限,但不同材质特性的恰当利用、巧妙组合与制作工艺特长的充分发挥和自由运用,却能产生手工艺品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和工艺美感,获得自身的独特性和艺术风格。

■设计者:李嘉豪

■作品名称:《忆昔》

■指导老师:段丙文

■作品简介:在此次首饰设计中,以《忆昔》为名,一方面取自唐代诗人杜甫所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来表现唐代盛世的辉煌,结合何家村所出土的金银器更加表现了有唐一代的繁荣景象和开放的气度与胸怀。而在另一方面,何家村窖藏金银器埋藏时间又为德宗径原兵变时期,此时唐王朝已在风雨飘摇之中,自安史之乱叛乱永无休止,沧桑离乱、往事如梦,也由盛转衰,但是出土的金银器又向我们展现了豪门贵族沉迷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社稷倾危,国乱家离,又印证了唐代诗人韦庄所写《忆昔》中的:“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在《忆昔》首饰制作中,色彩上整体呈现绿色为主,红黄蓝为辅,在工艺上选用了两种珐琅进行表现,一个是以高温珐琅为主体,低温珐琅为辅,在二者珐琅中,高温珐琅色泽比较亮丽,而低温珐琅色泽较为成稳,色泽饱和度不高。而在具体实践中,为更好展现团花纹样与珐琅工艺的现当代化,从高温珐琅工艺内又选用以掐丝珐琅为主,干筛、空窗、窑变珐琅为辅。其次在制作工艺上选用焊接、镂空、鎏金、抛光、打磨、贴箔、错金银、镶嵌等方式来制作首饰。在材料选用上以铜为主要材料,如白铜、黄铜、紫铜,其次以金银为辅。

■设计者:饶俊

■作品名称:《山水》《扭曲》

■指导老师:段丙文

■作品简介:我的毕业设计灵感来自于唐草纹与团花纹。之所以选择唐草纹与团花纹也是我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我的第一件作品取用唐草纹的“S”排列组合并将其打乱形成一种扭曲感。其廓形取用团花图案加入自身感受所形成的戒指。同时戒指的扭曲到发散也代表了我的设计方向以及脑中的构思到找到方向确定制作等。之后的作品也代表着我设计思路的延申,在这个年纪想尝试多种方式的设计表达。我的作品采用白铜,锆石等材料制作,在制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同时也让我的制成思路得到了许多启发。我是一个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人。所以我的作品中也融入了一些对各种方向的冲刺之感,还有一些打磨之痕。

■设计者:孙睿

■作品名称:《明眼》

■指导教师:段丙文

■作品材质:金属银、贝珠、透明亚克力

■制作工艺:3d建模,失蜡铸银

■灵感来源:孔雀不同状态下的形态变化

■作品所要表达的理念:本次毕业设计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孔雀纹样,希望通过材料和造型的变化达到古今结合效果,并兼有民族特色。根据《华阳国志》、《山海经》等文献都曾记载了中国孔雀的发源地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喜欢佩戴银饰,为我想要带有名族特色的创作要求提供了灵感。纹样的运用就近选择了西安本地出土器具纹样进行研究,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大量的文物馆藏,大唐的遗址是我首要的选择对象,孔雀纹的应用也相对广泛,最后选定西安历史博物馆珍宝馆馆藏何家村出土的孔雀纹银方盒为研究对象,为我创作形态提供灵感。期间还查找了很多资料进行对比,不同朝代不同用途的纹样各有其特色和参考价值,让我对创作目标的达成更有信心。材料上我在金属银选择了透明亚克力和珍珠,颜色基调统一反光的银白色,旨在表现蓝孔雀中的白色孔雀。造型以孔雀羽毛为主,金属线是羽毛的长度,珍珠代表羽翼的华美。

■设计者:王瑞雯

■作品名称:《片山》

■指导教师:段丙文

■作品材质:亚克力、黏土、珠子

■作品简介:通过提取唐代铜镜上韵律感极强的卷草纹样为主要设计元素,结合现当代首饰讲究去繁就简的审美观念,所以我采用了硬挺线性质感的几何元素,并采用了一部分空间几何设计和材料质感选择,将精美灵动的卷草纹样与现代首饰风格相平衡,使得我此系列的作品在传承了铜镜纹样的韵律感与形式感的同时,又极具当代艺术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作品名称:《智齿》

■指导教师:段丙文

■作品材质:银

■作品简介:此系列是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加之对身边朋友的采访调研,根据这些调研提取出了主题中的元素发展,此系列作品以当代首饰为媒介,以智齿为引,讲述一个普通中国小孩成长过程中纠结的隐秘情绪,我想要尽量描述出一个真实的普通中国小孩成长波段内的青春疼痛。主体材料使用的是亚克力和粘土,辅料是各种珠子,表面的纹理是我运用了生物面料的改造方法将做出的质感,通过各种材料和装饰物的结构将我作品的主旨表达与首饰形态结合在一起。

■设计者:谢赫

■作品名称:《南沙湖泊起波澜》

■指导教师:段丙文

■作品尺寸:多样性尺寸

■作品材质:纯银、冷珐琅

■制作工艺:3D打印与焊接

■灵感来源:灵感来源于巴山北麓浅山谷口南沙湖,南沙湖是一个季节性的淡水湖泊,秋天的湖面就像一面银镜,风吹又打碎,涟漪泛起又显现出唐代的各种纹饰图案,或树或云,或鸟凤或游鱼,共分九份,组合起来就是南沙湖的形体,其中纹饰表达采用镂空和珐琅工艺填充,采用空灵的云蓝色,在古典中彰显着活力。

■作品所要表达的理念:作品材料采用纯银,通过3D打印的方式实现镂空和纹样挖深,其中的颜色部分采用云蓝色冷珐琅,似湖面上映衬的云纹,更似风吹起的涟漪。整个湖区我将其分为不等的九份随型图案,依照其本身的形态加以想象,将中华传统纹样和现代首饰结合。共由四支耳环,五枚胸针组合而成,以纯净材质和颜色带来自然的舒适。

Copyright @ 2006-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2024047581号-3

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珠宝行业网 版权所有

服务电话:010-5827 6201 / 6202

服务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6号环球贸易中心C座21-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