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设计师的自述——珠宝设计是信念与美的语言
开篇语: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创意时代,我们迎来了一群敢于梦想、勇于探索的年轻设计师。他们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着设计的边界与可能。他们自述中的每一个字句,都跳跃着创新的火花,不仅是对美的极致追求,更是对人性、文化、科技深刻理解的融合与表达,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届年轻设计师如何用他们的创意之笔,绘就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风景。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
侯景书
《研山》
她的作品获得大咖评委青睐
《研山铭》作品赋予作品设计灵感
设计灵感来源于米芾所写所绘的《研山铭》。在明朝,研山作为文房清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文人以小映大的审美观念和赏石文化。研山所象征的山不仅存在于物理形态中,更寓意于心灵深处,从每个角度观之皆能发现美,显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这种具备抽象和具象特征的双重性,赋予了研山既非实象又充满想象。
在工艺运用上,作品从传统工艺——金银错工艺出发,着重表现金银错工艺在玉石材料上的呈现。创作中将米芾所绘的《研山铭》进行解构并重组,在以叙事主导的设计创作中进行视觉转译,根据中国画中画面与线条的分析,吸收有利于金银错工艺表现的特点,以“赏石”和“观山水”为主要情节,设计《研山》的金银错图案,使整体形态具备抽象和具象特征的双重性。
在前期的创作过程中,材料试验和确定形态经历了很长的瓶颈期,包括玉材的大小选择、颜色选择、质地选择,到最终形态的呈现,这期间,感谢导师尽心的指导,以及家人朋友的支持与帮助。
珠宝设计是信念与美的语言
珠宝首饰工艺精巧,材料丰富,可大可小,艺术表达形式很丰富,是一个创造力无限的专业,可以用它来讲述很多故事。因此我认为当代的珠宝设计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它可以传达信念、价值观和文化,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性的配饰,也是佩戴者审美、性格和思想的延伸。
央美设计之旅的多元视野与创新实践
我的毕业院校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学校安排的课程及老师传授的知识让我们有了很大的自主选择性。使我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引导我们把目光长远地看向其他专业学科,从而关注人文科技,关注社会发展。跨专业之间的学习可以让我们的思考维度更多元开阔,表达手段更丰富。比如在学习传统工艺的过程中,不但学习平面及建模技巧,也介入对人工智能和虚拟首饰的尝试。
To新锐设计师:
不限制自己的想象力。精进自身专业的同时也放眼其他的专业学科,向外汲取生命力。
“设计师的任务是在地球上创造一个天堂。”
——自述人 侯景书
精彩回顾